零售商的崛起,帶來了通路品牌的出現,全書分兩部分,前半部談通路品牌的戰爭,除了價格以外,更深入的策略,後半部則是製造商品牌該如何因應。

前半部第二章先描述傳統通路品牌的定位,無名品牌(generic)和模仿者(copycat),藉由通路優勢及幾乎沒有廣告行銷費用出線,但因為毛利低且佔零售商收入很低的比率,而後出現了兩個新策略,第三章的高價通路品牌,打破消費者對通路品牌品質很差的印象,以及第四章用具有價值創新者(value innovator)身份例如節省成本而非犧牲品質達到低價的目標、或是將購物作業交給消費者承擔等爭取理性消費者,第五章則是探討各種商品牌組合,利用精確的區隔(價格、類別、益處eg健康)避免品牌過度繁衍或自相殘殺,進而搶攻製造商市場。第六章談到成功不只靠價格,製造商品牌的知覺品質因為固有形象較好而造成的品牌溢價,除了價格差距外,提昇知覺品質也很重要。第七章是推翻一些零售商相信通路品牌可以獲得高利潤的理由,例如獲利率較高,雖然的確毛利率高,但因為本身售價較低,加上製造商品牌可以多收其他如上架費等,加總之後還需要在計算。又或是追求忠誠度,但從往往大量購買通路品牌者的利潤較低。

後半部是製造商的因應之道,製造商的兩難在於要賣商品給零售商也要互相競爭,第八章提出兼容策略,也生產通路品牌,但仍需考慮獲利因子與對原品牌的衝擊,關鍵因素在低成本、彈性的生產線與市場情報的收集。第九章談與零售商的雙贏之道,例如提供獨賣品牌、專屬庫存單位(eg容量改變)、專屬一次性生產(eg產品改變)。第十章建議品牌業者,透過卓越與不斷的創新來打敗通路品牌。第十一章強調整合,去掉弱勢品牌,則一戰場分佔山頭。第十二章則是品牌的創新活動,例如積極管理價格差距、持續改善品質同時與消費者建立情感連結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powluca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