副標題是日本設計美學的演繹,是這系列的第二本書,風格很類似,蠻有質感的一本小書。

他將日本的設計美學分成五個部份:瑕疵美學、樸素美學、間隔美學、陰陽美學、包容美學。

瑕疵美學,因為相對於人性也是如此,因為不足,所以有增進的空間,瑕疵並非缺陷,而是從其中衍生出無限的可能性因而演繹成最完美的形式,所以設計一如人生,人生的缺陷一如瑕疵的美學觀,美在不足中的無限轉圜過程。

日本審美觀除了來自地理環境和神道信仰,禪學的影響也是,特別是茶道所追求的清貧主義的形式表徵,和、清、靜、寂。

而這種沒有終極的意念代表著未完成的狀態,因此預留了極大的空間予觀賞者或使用者來演繹這個空間的風格,例如三宅一生就認為,他從未完成他的作品,因為他只完成了一半,另一半必須由穿著服裝的人才能完成。

第二個是樸素美學,強調的是在於歲月沉殿後精練、沉潛之美,不關他的天生之姿為何,經過歲月雖不耀眼但有種無以名之的自然韻味。

這裡又提到了茶道的和、清、靜、寂,和意味著調和、靜是心靈的誠實、清即清潔整齊、寂是不矯飾。

自然材質的使用,忠於材料的本性、呈現樸素的品味,器物的製作不應全然裝飾性而破壞材質原有的面貌,這種哲學是不同於西方的人性謙沖的態度。

間隔美學,說的是留白之美,也透過不對稱組合和比例配置呈現,前者甚至可以呈現一種破調之美。間包含時間、空間和人間,一種距離的產生造成想像空間。

陰陽美學則是一種和諧之道,可以是對立、也可以是消長,甚至是陰性、陽性、水平、垂直,另外,創造陰影也是日本一種美學上的視覺享受。

最後是包容美學,呈現揚長棄惡的美學意識,也可延伸成一種隱而不顯的象徵設計,例如透過門口放置的暖廉暗示營業中的商店,或是將茶庭中的關守石放置於飛石上,表示此路不通禁止通行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powluca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